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按职称划分 >> 教授 >> 正文 教授

万兴

时间:2025年10月15日点击:

万兴,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一年。现任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国际信息系统学会(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IS)会员。长期聚焦数字经济与管理、平台战略与治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合计4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多项。在CSSCI、CSCD、SSCI、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包括《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formation&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一项。

邮箱:675975069@qq.com,wanxingseu@gmail.com,9120091021@nufe.edu.cn

一、主持纵向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嵌入式AI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5AGL017),2025-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电商平台内经营者互动行为与治理策略研究(21BGL033),2021-2024,已结题。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平台生态系统视角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平台选择研究(17BGL200),2017-2020,已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台质量竞争及平台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71103079),2012-2014,已结题。

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消费者在线行为的平台差异化与平台开放战略研究(15YJA630065),2016-2020,已结题。

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研究(10EYC021),2010.10-2012.11,已结题。

7.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融合下江苏数字电视产业的规制与发展研究(2010SJB790012),2010.6-2011.6,已结题.

二、参与纵向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网络型公用事业分拆式重组中的网络渗透与融合问题研究》(7047301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工程结构分解与工程全周期分解视角的政府投资项目即时跟踪审计研究》(7107107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气象灾害跨区域多行业应急联动的机制研究》(71140014)。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与规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71173036)。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PP项目混合组织人为风险研究:基于官员背景特征视角》(71602084)。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供应链的顾客退货政策研究》(71671081)。

三、主持横向课题

1.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数实融合赋能江苏“1650”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2024年。(10万)

2.江苏悦达(香港)地产公司,企业发展战略规划2019-2028,2019-2020年。(18万)

3.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江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11FWY004)2011.5-2011.11。(5万)

四、参与横向课题

1.常州市工信局,常州市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咨询报告,2023年。

2.宿迁市工信局,宿迁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2022年。

3.江苏财税协同治理创新中心,财政支持江苏高质量发展研究,2018年。

4.南京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城市数字电视竞争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2007年7-12月)

5.江苏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委托项目《江苏省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规划研究》(2008年1-6月)

6.江苏广电网络南京分公司委托项目《中国广播电视的市场化转型与服务创新》(2009年1-6月)。

五、发表论文

1.Shao, Feifei, Nianxin Wang, and Xing Wan. "Decision rights partitioning and sharing platform performance: a combination of cluster and configurational analyses."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25).(SCI)

2.Chen J, Wan X*, & Yang J. Superstar effects in a platform-based local market: The role of customer usage of online-to-offline platforms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Electronic Markets,2023,33(1), 43.*Corresponding author.(SSCI一区)

3.Wan X, ChenJ, and Li W. The impact of retail pricing leadership under manufacturer encroach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23, 310. (ABS4星,SCI)

4.Wan X, Jha A K, Kazantsev N, & Boh W F. Online-to-Offline Platform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Demand-Side Usage on Supply-Side Decisions.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23, 60(2),103757. doi:10.1016/j.im.2023.103757.(ABS3星,SSCI&SCI一区)

5.Wan X, ChenJ, and Chen B. The manufacturer’s encroachment strateg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retailer’s in-store serv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22, 1-18. DOI: 10.1080/00207543.2022.2147238 (ABS3星,SCI)

6.Zhou J J, Wan X*. How to build network effects on platforms for mental health.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22,64(4), 20-46. *Corresponding author.(ABS3星,SSCI一区)

7.Wan, X., Li, D., Chen, J., & Lei, Y. Managing customer returns strategy with the option of selling returned pro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20,230, 1-14.(ABS3星,SSCI)

8.Wan X, Wang N, Liu B S.-C. Impact of O2O platform multihoming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on performance of local service firms – 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Internet Research,2020,30(5), 1583-1610.(SSCI&SCI一区)

9.Wan X, Chen J, & Chen B. Exploring service positioning in platform-based marke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20, 220, 1-11. (ABS3星,SCI &SSCI)

10.Wan, X., & Chen,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form choice and supplier’s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s online to offline (O2O) e-commerce platforms. Electronic Markets,2019, 29(2),153-166. (SSCI一区)

11.Wan, X., Cenamor, J., & Chen, J. Exploring Performanc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Cable Operators and OTT Service Providers in the Era of Digital Converg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dustry Platform.Sustainability,2017, 9(12), 2247.

12.Wan, X., Cenamor, J., Parker, G., & Van Alstyne, M. Unraveling platform strategies: A review from an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perspective.Sustainability,2017, 9(5),734.

13.Wan X,etal.Measuringconvergenceof China’s ICT industry: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11,35(4): 301-313.(SSCI二区).

14.Wan X, Hu H H, Wu C.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Transition to Digital TV[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9, 33(10-11): 653-663. (SSCI二区).

15.Hu H H,Wan X,et al.Mapping China’s3G market with the strategic networkParadigm[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2, 36(12):977-988.(SSCI二区).

16.Wan X, Hu H H.IPTV versus Cable DTV in China: Which Will Win out[C] The 4rd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Bangkok, September, 2008. (EI:084911758946).

17.Wan X.Roles of Online Ratings for Multihoming on O2O Platforms.Paper presented at the WHICEB. 2017.

18.Wan X, & Feng X. Online-to-offline (O2O) Platforms, Proprietary Platforms and Firm Perform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HICEB.2018.

19.万兴,刘静.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价值共创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4,43(05):15-25.

20.王念新,周春阳,万兴,等.共享经济平台构建初期“烧钱”战略有用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21,33(03):225-232.DOI:10.14120/j.cnki.cn11-5057/f.2021.03.019.

21.万兴. (2017).社区型,创新型,交易型三类数字平台的升级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5), 61-66.

22.万兴. (2018).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效应及其价值.现代经济探讨(12), 97-102.

23.万兴, &邵菲菲. (2017).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研究进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5), 89-97.

24.万兴, &杨晶. (2017).互联网平台选择,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中国工业经济, (7), 156-174.

25.彭新宇, &万兴. (2017).哈尔·瓦里安对信息经济学的学术贡献.经济学动态(8), 147-160.

26.万兴,杨晶.从多边市场到产业平台--基于中国视频网站演化升级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11): 81-89.

27.万兴.媒体产业中的平台质量竞争研究[J].经济管理,2012(12):19-26.

28.万兴.中英两国数字电视转换政策之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2012/12/28.

29.万兴,高觉民.纵向差异化双边市场中平台策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 2013(4): 934-941.

30.万兴.网络融合下数字电视产业的竞合形态与企业战略[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4): 59-64.

31.胡汉辉,徐敏,万兴.考虑网络外部性的多产品定价规制——基于通信产业融合的分析[J].财经论丛, 2013, (01):111-116.

32.胡汉辉,万兴,周慧.网络融合下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规制与发展[J].产业经济研究, 2010, 4: 1-8.

33.李芸,王道劬,万兴.技术联盟中的企业知识获取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 (11): 57-60.

34.王艳,万兴.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相关产业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 (05): 117-120.

35.万兴,石奇,刘建勇.长三角三省市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比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2: 64-70.

36.万兴,吴崇,胡汉辉.中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0: 48-54.

37.万兴,胡汉辉,徐敏.一种间接网络效应下的网络运营商价格竞争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 6:23-32.

38.胡汉辉,吕魁,万兴,等.基于转换成本和两类用户的多市场竞争:以电力零售市场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09):1545-1553.

39.万兴,范金,胡汉辉.社会核算矩阵不同更新方法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7-82.

40.万兴,范金,胡汉辉. 1997-2002年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研究[J].统计研究, 2007,11: 15-21.

41.万兴,范金,胡汉辉.江苏制造业TFP增长、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动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 2007,16:465-471.

42.范金,万兴.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更新研究评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5):151-160.

43.周勤,万兴.转型时期政府主导下的中国电影产业纵向变革的原因和绩效分析[J].管理世界, 2005, (12):65-70+94.

七、奖励荣誉

1.2022年,著作“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竞争与规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四作者

2.2021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3.2020年,论文“互联网平台选择、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作者

4.2019年,论文“Product Divers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on O2O Platforms”获得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WHICEB)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

5.2019年,论文“创业建构逻辑、行业调控逻辑与共享经济平台的制度创业过程”获得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最佳论文奖,第二作者

6.2018年,论文“互联网平台选择、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第一作者

7. 2018年,论文“Digital Platform Adoption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mplications for Firm Strategies in an Online to Offline Platform Environment”获得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

8.2015年论文“平台选择、企业异质性与绩效”获得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

六、教学成果

1.2015年,校级重点教改课题,第一负责人

2.2017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第一指导老师

3.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优秀论文,第二指导老师

4.2020年,全国大创年会创业类入选项目(省属高校唯一创业类项目),第二指导老师

5.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第一指导老师

6.2020年,“青年中国行”第八届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百强团队,第一指导老师

7.2021年,江苏省“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一指导老师

8.2021年,江苏省教改课题“财经类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题主持人

9.2021年,《管理经济学课程》获评南京财经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教案,课程负责人

10.2021年,校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特等奖,第二指导教师

11.2022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第一指导老师

12.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13.2022年,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二指导教师

14.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指导教师

15.2024年,校级教改重大专项,南京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